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傳來產業捷報:歷經數年,濱海工業區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申報順利通過驗收。這標明以印染產業為主體的濱海工業區歷經多年改造提升和綠色蝶變,勝利探索出了一條高質量循環化發展道路。
臨近歲末。
2012年,國家就園區循環化改造出臺相關意見,提出要推進各類園區依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要求,通過優化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并合理延伸產業鏈,打造循環鏈等,實現園區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
近年來,柯橋以核心產業集聚升級為抓手,將全區212家印染企業整合提升為108家,集聚搬遷至濱海工業區,并全面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各類循環化改造,同時加強集中供水、供電、供熱和污水、污泥集中處置等公共配套建設。濱海工業區循環化改造試點歷時5年,累計投資43.24億元,完成了以污水集中處置、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為主的68個循環化改造重點項目。如今,該園區早已舊貌換新顏,印染企業解脫了污染大戶”形象,四大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62%基本實現綠色“零排放”
跨出產業集聚的第一步后,柯橋區又在發展園區內循環經濟上作出積極探索。印染企業生產中產生的印染污泥,都會運到浙江龍德環保熱電有限公司進行環保焚燒,發生的熱又會輸送回印染企業。類似這樣的多種舉措讓企業之間建立了循環經濟產業鏈,有效實現了源頭減量、物盡其用。園區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工業增加值相比改造前增長121%資源產出率提高113%企業與企業之間協同共生,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達85.72%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F階段,柯橋區正瞄準全域化提質目標,實施鏈式提升發展戰略,激發循環經濟發展后勁。柯橋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大力推動產業鏈招商,簽約落地中紡綠纖、恒鳴化纖等一批新材料企業,以及日本東伸、恒天立信等一批高端紡織印染裝備制造企業,為以大紡織為核心的產業鏈強鏈補鏈;另一方面,全面推動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大“互聯網+賦能,引導紡織印染企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環思智慧、數制科技等外地互聯網企業已與多家印染企業合作,打造“智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