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比上行3元/噸。
本報告期(2020年12月23日至2020年12月2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85元/噸。
從環渤海六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中,價格上行的有16個,漲幅為5-10元/噸,其余8個規格品價格均持平。
分析認為,前期影響因素猶存,外加寒潮天氣來襲,進一步加劇了沿海煤炭供需失衡格局,支撐下水煤價格延續漲勢。
一、多地氣溫驟降,電煤消費表示強勁。此輪寒潮具有過程強度強、歷史同期不多見、影響范圍廣等特點,多地氣溫創下今冬新低,供熱供電用煤需求繼續增加,電煤消費表示強勁,促使下游電廠加快補庫進程,增量補庫需求釋放支撐沿海煤價延續漲勢。
二、年末效應空前,煤炭供給遠低預期。年末生產任務所剩寥寥無幾,煤礦開工率持續下降,供給情況整體不理想,港口貨源補給缺乏。此外,繼續上漲的產地煤價,繼續推升煤炭到港成本,助推沿海煤價上行。
三、港口作業受限,煤炭向下游轉移速度放緩。寒潮帶來大風降溫天氣,港口封航時間增多,裝船作業受限,而鐵路凍煤現象頻出,致使卸車不暢,周內環渤海九港單日調進最低降至137萬噸,刷新自今年4月底以來新低,煤炭中轉作業效率下降。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當周,秦唐滄三港日均調進189.06萬噸,周環比下降3.68萬噸;日均調出191.91萬噸,周環比下降3.33萬噸。終端用戶補庫周期延長,個別電廠庫存甚至告急,市場“缺煤”恐慌心態進一步加劇,對煤價上行形成有力支撐。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報告期(2020年12月23日至2020年12月29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先抑后揚。截至12月29日,運價指數收于1257.40點,與12月22日相比,下行59.28點,環比下行4.50%
具體到局部主要船型和航線,2020年12月29日與2020年12月22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60.3元/噸,環比下行5.0元/噸;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下行0.8元/噸至49.7元/噸;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2.0元/噸,環比下行0.5元/噸。